盘前观点
昨天指数方面表现良好,但今天沪指面临10日线关键压力位,深成指也有构筑假头肩顶右肩的可能性,所以是继续放量硬冲还是调整洗盘消化有不确定性,理论上市场选择后者的概率偏大。不过大盘20日线附近也有支撑,该线不有效跌破,后市就存在再度挑战3888前高的希望,所以今天先继续观察10日线得失,若冲不上去盘中如果有缩量调整,不破20日线不宜过度恐慌和悲观。
热点前瞻
1、半导体:国产替代+低位品种修复预期;2、光伏设备:反内卷;3、固态电池:量产加速
操盘手提示
【操盘手大师】估值吸引力指标提示,全A指数估值吸引力65,长期投资者仍可维持偏高仓位;而对于波段投资者,仍维持该震荡区间高抛低吸策略不变,整体仓位仍不宜激进,维持5-6成合适。今天如果沪指有缩量回踩20日线但不跌破的情况,可能会有低吸机会。
导读:
1、国家药监局发文 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工信部颁发卫星通信牌照 商业化进程加速
3、抢占市场制高点 北京发布氢能产业标准体系
4、长江存储成立三期集成电路公司 半导体设备需求有望提升
5、人工智能助力可控核聚变行业迎快速发展期
(以下信息均摘自市场公开媒体,所涉个股是原信息自带,仅供参考并非益盟公司推荐,盟友们要自行判断其趋势走向及质地,操作风险自负)
国家药监局发文 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9月8日,国家药监局公布《中药生产监督管理专门规定》,自2026年3月1日起施行。《规定》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4〕5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5〕11号)要求,健全符合中药特点的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规定》在药品生产监管通行要求和现行中药监管措施基础上,立足生产实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中药生产全过程管理。强调中药材质量过程评估,从源头夯实质量基础;严格中药生产过程控制,持续提升产品质量;优化共享共用管理,推动资源高效利用;鼓励改造升级,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点评:中药产业在政策红利、消费升级和技术突破的三重驱动下,正从传统医疗向大健康领域延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5年中药市场规模预计突破万亿元,2030年有望达1.2万亿元,中药饮片、配方颗粒及大健康产品纳入医保范围,直接带动需求激增。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如《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明确将中药创新药列为重点支持对象。AI、大数据、基因测序等技术与中药研发深度融合,加速经典名方解析和新药开发,未来,通过全产业链协同、国际化布局和绿色可持续发展,中药有望成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A股相关概念股有
工信部颁发卫星通信牌照 商业化进程加速
近日,工信部向
点评:工信部表示,将通过支持国有卫星通信企业加快发展低轨卫星互联网,支持电信运营商开展手机等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业务,支持民营企业探索卫星物联网等新型卫星通信业务,分业务、分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卫星通信业务开发。数据预计,2025年国内卫星互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447亿元;赛迪智库预计,到2030年,我国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将发展到千亿元级别。A股相关概念股有
抢占市场制高点 北京发布氢能产业标准体系
据报道,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印发《北京市氢能产业标准体系》。该标准体系包括5个一级子体系,22个二级子体系,73个三级子体系,以及若干四级、五级子体系,覆盖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从产业链技术路线拓展、应用场景创新、破除应用障碍等多方面进行了创新和补充,也通过前瞻性的标准预设,抢占未来产业竞争的技术制高点和话语权。该标准体系涵盖338项标准,截至目前已发布202项,待制定136项,初步形成具有北京特色的氢能产业标准生态,为全国氢能产业发展提供“北京经验”。A股相关概念股有
长江存储成立三期集成电路公司 半导体设备需求有望提升
企查查信息显示,9月5日,长存三期(武汉)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7.2亿元,长江存储董事长陈南翔任法定代表人。股东方面,长江存储持股50.19%,湖北长晟三期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持股49.81%。湖北长晟三期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25年9月,注册资本151.2亿元,股东为武汉光谷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城产业投资基金(武汉)有限公司、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研究机构认为,目前长江存储总产能约14万片/月,占全球3D NAND市场份额约12%。根据历史环评信息,长江存储规划产能为30万片/月,项目分三期建设,每期产能为10万片/月。目前存储需求回暖,闪迪近日宣布涨价,长存扩产的动力充足。长存三期公司成立是长存三期扩产的重要标志,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有望继续提升。半导体设备是支撑国产算力的核心硬科技,在国产算力落地及自主可控驱动下,设备板块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人工智能助力可控核聚变行业迎快速发展期
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可控核聚变智能控制成为“人工智能+核电"典型应用场景之一。结合可控核聚变装置多物理场耦合特征,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开展可控核聚变智能控制系统研究,研发等离子体位形实时预测-磁约束参数自适应调控智能模型,实现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稳态运行的智能化控制。
研究机构认为,核聚变有望成为民用发电领域的终极能源,行业热度持续上升,在技术路径较为确定、各国持续加大投入的背景下,聚变堆商业化的节奏有望超市场预期,预计2030年-2035年间全球核聚变装置市场规模有望达2.26万亿元。
(本文所有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买卖建议,据此买入风险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编辑:汪翔 投顾编号:A088062004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