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前观点
昨天两市震荡小幅下跌,周期类板块走强,大科技调整,高位题材股退潮,但市场回踩在预期内,回踩幅度及形态也在正常范围内,主板指数结构上依然维持完好,虽深成指下方的分时缺口未补完留下悬念,但这里的震荡蓄势从时间上来说已充分,目前接近整理结构末端,千万别悲观,反而要做好指数随时再度放量上攻的准备。
热点前瞻
1、非银金融:指数上涨推动机;2、半导体:DRAM内存量价齐升;3、工程建筑:水利工程加速
操盘手提示
【操盘手大师】估值吸引力指标提示,全A指数估值吸引力65,长期投资者仍可维持偏高仓位;而对于短线或波段投资者,不放量就仍忌追高,但在结构及趋势维持良好背景下已有仓位可继续持有。仓位轻的或仍有资金的投资者仍然逢回踩低吸思路不变,但如果今天深成指选择放量反包走法,则要及时右侧跟进。另外如果对个股把握起来没有信心的或者怕中报踩雷的投资者,可配置一些指数型ETF,这样起码可以跟得上未来大盘运行节奏。
导读:
1、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速 黄河“超级工程”选址披露
2、互联网大厂加速生态布局 短剧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
3、LNG船迎交付高峰 产业链有望受关注
4、小米AI眼镜发售5日售罄 产业链有望反复活跃
5、马斯克XAI筹集百亿美元 打造地表最强AI
6、现货涨势不断扩大 生猪主连期货单日大涨超3%
7、卫星制造向批量生产模式转变 相关产业链蓄势待发
8、量价齐升 全球DRAM市场规模有望创历史新高
9、供给端需求端双向发力 光伏行业正在出清中
10、“反内卷”背景下水泥行业盈利望迎来拐点 头部公司望充分受益
11、稀土磁铁用户被迫为中国境外供应支付溢价 稀土板块迎估值有望提升
(以下信息均摘自市场公开媒体,所涉个股是原信息自带,仅供参考并非益盟公司推荐,盟友们要自行判断其趋势走向及质地,操作风险自负)
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速 黄河“超级工程”选址披露
投资超900亿元的超级水利工程“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有新消息传出。宁夏中卫市自然资源局近日发布《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证前公示》,公布了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的拟选址位置、拟用地面积等信息。拟选址落定,意味着建设方案离落地更近一步。
今年以来,有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消息不断释出。3月,黄河委主任祖雷鸣在《学习时报》刊文指出,“高标准建设古贤水利枢纽工程,推进黑山峡水利枢纽尽早立项开工”。5月,宁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调研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推进情况,调研组表示,《关于加快推进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议》已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列为重点处理建议,要抓住该契机,推动工程早日取得重大进展。
另据统计,目前一批在建重大水利工程相继完工:黄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引黄涵闸改建工程均已完成主体施工,进一步完善了黄河下游防洪、供水体系;内蒙古最大水利工程“引绰济辽工程”全线试通水成功。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的同时,全国还新开工11项重大工程,包括大型灌区建设与现代化改造、大江大河治理工程等。今年以来,水利部聚焦国家水网建设和“两重”水利任务精准发力。1-5月,全国实施各类水利项目3.1万个,水利建设完成投资4089.7亿元,继续保持高投资水平。
互联网大厂加速生态布局 短剧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
据媒体报道,中国短剧已经成为美国部分影视人的“救命稻草”,一些三线演员的日薪甚至暴涨了7倍;有的爆款短剧仅用17万美元成本就获得200万美元收入。甚至让一位早年参与过《教父》影片拍摄的资深选角导演主动寻求合作机会。DataEye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有超2.7亿人次下载中国短剧。截至3月,海外市场上的中国短剧App已增至237款,同比去年增长近4倍。
国内方面,进入6月份,互联网巨头进一步加码短剧赛道,行业竞争格局升级。腾讯以免费小程序主攻下沉市场,小红书凭借7500万播放量的爆款《痴人之爱》抢占女性用户心智,B站则发力动画短剧。阅文短剧发布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2025年上半年,阅文短剧推出数十部作品,整体爆款率达到60%,超过短剧行业平均爆款率15%的水平。
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孕育的新型文化业态,短剧行业近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的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超过6亿人。在市场规模方面,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攀升至505亿元,首次超过全年电影票房收入,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34.3亿元,2027年有望超过千亿元。
LNG船迎交付高峰 产业链有望受关注
近年来,液化天然气船(LNG船)需求十分火热。随着订单交付周期临近,今年LNG船也将迎来一波交付高峰。上海某船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LNG船的交付数量将创下历史新高。中船集团沪东中华开发研究所副所长介绍,今年预计将交付10艘以上的LNG船订单。现在手持LNG船订单约60艘,总价值约1500亿元,目前排期排到2031年。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交付高峰将对多个环节的上市公司产生利好影响,其中,船舶制造企业无疑是直接受益者。
小米AI眼镜发售5日售罄 产业链有望反复活跃
据媒体报道,记者线下走访上海小米门店发现,小米AI眼镜尽管发布不到一周,目前现货已经处于基本售罄状态,“标准版还有为数不多的现货,变色版现货最少要等半个月。”据京东旗舰店显示,小米AI眼镜在发售5日内已经销量破万,而淘宝旗舰店销量为4000+。
另外,近期知名分析师郭明錤发布了苹果Vision系列和AI眼镜的最新产品路线图预测(2025年-2028年),苹果首个AI眼镜,预计将在2027年第二季度发布。根据郭明錤预测,苹果首款AI眼镜的年出货量在300-500万部或以上,音频、拍照、AI交互这些功能都会有,可能会支持手势交互。
2025年被业内认为是AI眼镜元年,预计将有超过百款新品眼镜发布,在这场混战中,既有小米、三星、联想等消费电子企业,也有字节跳动、百度等互联网大厂,还有雷鸟创新、星纪魅族等创业公司。随着入局玩家增加,AI眼镜赛道即将步入产品发布与量产密集期。据IDC预计,2025年全球AI眼镜市场出货量为1280万副,同比增长26%,中国AI眼镜市场出货量为280万副,同比增长107%。并且到2035年,AI眼镜销量有望达14亿副,全球AI眼镜在2030年将达到20%的渗透率。这也意味着相比如今的市场,AI眼镜将迎来广泛的增长空间。
可逢低关注
马斯克XAI筹集百亿美元 打造地表最强AI
据外媒报道,马斯克为增强同OpenAI的竞争,通过50亿美元债务和50亿美元股权的方式,成功筹集了100亿美元,继续烧钱推进AI发展。马斯克于今年5月透露,xAI公司在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的Colossus设施中安装了20万块GPU,用于训练AI。此外,xAI计划在孟菲斯以外建设一个拥有100万个GPU的设施。
这笔资金为xAI注入了更多火力,用于构建基础设施和开发其GrokAI聊天
相关XAI概念股主要有:
现货涨势不断扩大 生猪主连期货单日大涨超3%
2日,生猪主连期货单日大涨3.2%。现货方面,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15元/公斤,较昨日上涨3%,相比6月22日低点上涨近8%。自6月下旬以来全国猪价涨势持续扩大,主因是短期供应收紧、收储政策及二育补栏增多。
发改委5月底约谈头部集团要求稳产降重,农业农村部6月上旬召开生猪生产调度会,此次调控的核心思路是:通过降低出栏均重减少今年下半年的供给,通过限制基础产能稳定明年上半年供给。此外,6月11日中央储备库进行今年以来首次真正意义的国产冻猪肉收储,此前5次收储都属于等量轮储,此次承储企业需在8月10日前保质保量完成入库。政策调控在短期内对市场情绪有明显提振作用。
展望下半年,机构判断,由于前期行业产能回升整体较为温和,估计生猪出栏量同比小幅增长,预计2025年下半年生猪均价14-16元/公斤,优质养殖企业有望继续保持盈利。可关注
卫星制造向批量生产模式转变 相关产业链蓄势待发
2025年,中国航天正迎来“技术突破”和“规模爆发”双重拐点。近期,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圆满成功、朱雀三号火箭一子级动力系统九台发动机并联地面热试验成功、中星9C卫星发射成功等商业航天相关事件持续引发市场关注。另据了解,尽管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二期尚未正式投产,但已有26家企业抢先签约落地,产业集聚的“强磁场”效应初显。
2025年,朱雀三号、天龙三号、引力二号、双曲线三号、智神星一号等一批新型号商业火箭将按计划迎来首发;中国版“星链”计划千帆星座、GW星座等持续升空,其中千帆星座计划2030年底完成一万五千颗卫星的组网,这将带来大量发射需求。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进入常态化发射阶段并建设二期工程,预计2026年底实现发射,届时4个发射工位年发射能力有望突破60次。可见,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链生态已步入成长期,有望在“十五五”时期末或“十六五”时期迈入产业成熟期。届时,我国商业航天法规制度和政策标准体系将更加健全,商业模式更加成熟,在全球航天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商业航天密集发射将带动火箭制造、卫星研制、发射服务等商业航天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促进产业规模扩大,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其中,卫星的研制有望从少量定制模式向批产模式转变。可关注:
量价齐升 全球DRAM市场规模有望创历史新高
据报道,据CFM闪存市场发布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年初至今,NAND Flash市场综合价格指数上涨9.2%,DRAM市场综合价格指数上涨47.7%。其中,6月NAND Flash市场综合价格指数上涨0.8%,DRAM市场综合价格指数上涨19.5%。以DDR4/LPDDR4X为代表的传统DRAM产品,从2024年下半年供应过剩到2025年上半年供不应求的剧烈反转。在AI驱动的内存升级浪潮、原厂保利润的供应策略与下游长尾刚性需求的叠加作用下,传统通用型DRAM和服务器高价值DRAM量价齐升双重驱动,预计将推动2025年DRAM市场创下历史新高。
点评:DRAM市场在AI、云计算等需求驱动下,长期增长确定性强,全球及中国市场2030年规模有望分别突破1.5万亿美元和 4150亿元人民币(中国整体市场)。HBM、DDR5渗透、3D架构创新将成为技术主线。国家产业扶持政策、税收优惠及补贴措施推动本土DRAM企业发展,供应链安全考量促使终端厂商采用“国产+国际”双源供应策略,为本土厂商提供机遇,有望逐步提升市场份额。
供给端需求端双向发力 行业正在出清中
据报道,权威数据显示,2025年前5个月光伏新增装机量约为198GW,而前4月装机量为105GW。也就是说,5月单月装机量达93GW。据悉,2024年全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为278GW,今年5月单月装机量顶得上去年的4个月,也接近今年前4个月的装机量。
点评:机构认为,当前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已处于历史低位,行业在出清进程中,叠加光伏政策正在从供给端、需求端双向发力,2025年行业有望迎来供需改善。在政企联动促出清、新技术加速迭代的背景下,光伏行业有望迎来基本面修复。A股相关概念股主要有
“反内卷”背景下水泥行业盈利望迎来拐点 头部公司望充分受益
7月1日,中国水泥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意见》。意见表示,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水泥协会提工作意见包括,切实推动水泥行业熟料生产线备案产能与实际产能的统一工作;各企业逐条逐项核查自身熟料生产线的备案产能与实际产能差异情况;实际产能大于备案产能的企业,应法依规按备案日产能和年产能组织生产等。
近期,行业反内卷关注度显著提升。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6月29日,人民日报金社平点名表扬多个行业协会为反内卷做出的贡献,中国水泥协会探索建设价格协调机制在列。分析认为,水泥、光伏玻璃等行业供需矛盾较为突出。水泥行业利润进入磨底阶段,企业的努力目标从追求份额回到恢复盈利。2024年水泥行业全国单位净利已接近2015年历史底部,价格带来的盈利弹性远大于销量增加的弹性,反内卷将充分受益,可关注
稀土磁铁用户被迫为中国境外供应支付溢价 稀土板块迎估值有望提升
据外电报道,自中国在与美国的贸易战期间加强出口管制,导致稀土出口大幅减少,汽车制造商等稀土磁铁用户愿意支付更多费用以确保在中国以外的供应。汽车制造商愿意为钕镨氧化物支付每公斤80美元,这比中国的62美元价格高出近30%。
当前,稀土材料已成为美中贸易谈判的热点问题。这类紧俏原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iPhone和其他产品中。汽车制造商,尤其是专注于电动汽车的企业,是稀土材料的最大工业消费群体之一,包括挡风玻璃雨刷、电动座椅、音响系统以及电动汽车电机等核心部件的生产都离不开稀土材料。6月20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加快稀土出口审批流程,以缓解全球供应链紧张局势,截至目前部分企业已陆续获得出口许可证,尽管中国的稀土永磁体已经开始再次流入市场,但客户仍然担心未来可能出现短缺。国内价格锚定海外高价,内外价差收敛以国内上涨方式进行,稀土板块迎估值提升之后再迎利润增厚双击。A股稀土永磁板块个股中,可关注
(本文所有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买卖建议,据此买入风险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编辑:汪翔 投顾编号:A088062004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