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前观点
昨天两市震荡小幅收跌,仍处于短期调整周期中,但大幅缩量意味着抛压逐步衰竭,沪指10日线附近支撑依然有效,并有望在此附近止跌企稳。深成指和创业板指的回踩还差一口气,尤其是创指前天分时缺口还有回补需求,待回踩到位后,有望和沪指一同反身向上,故而要多给市场一些耐心。
热点前瞻
非银金融:指数行情推动机;2、
操盘手提示
【操盘手大师】估值吸引力指标提示,全A指数估值吸引力65,长期投资者仍可维持偏高仓位;而对于波段投资者,在结构及趋势维持良好背景下继续持股为主。仓位轻的或仍有资金的投资者对仍处于相对低位的科创50指数及相关品种增加关注度,并可逢低找机会。如果对个股把握起来没有信心的或者怕中报踩雷的投资者,可以考虑逢低配置一些指数型ETF,这样起码可以跟得上未来大盘运行节奏。
导读:
1、eVTOL规模化订单不断 看好航空动力电池新增量
2、小鹏汇天获2.5亿美元融资 低空经济商业化落地提速
3、英伟达继续看好
4、看好市场增长空间 核药赛道融资持续升温
5、上海游戏共谋出海“破局” 本地游戏股有望受益
6、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发布会在即 相关概念或迎关注
7、全球科技巨头争相竞逐 AI智能体商用正在加速
8、核聚变产业大会开幕国际合作赋能新型能源崛起
9、公安部出手 保护知识产权服务高质量发展
10、智能入口 eSIM技术手机端迈入商用
(以下信息均摘自市场公开媒体,所涉个股是原信息自带,仅供参考并非益盟公司推荐,盟友们要自行判断其趋势走向及质地,操作风险自负)
eVTOL规模化订单不断 看好航空动力电池新增量
7月16日,阿联酋企业Autocraft与时的科技签署采购协议,订单金额10亿美元。Autocraft采购350架E20 eVTOL,与时的科技携手推进E20 eVTOL在中东及北非地区低空旅游、空中出行等多元场景的商业化落地,共同加速低空出行新模式的规模化部署与运营。这是中国eVTOL最大单笔订单。
此前4月份,中银金融租赁与时的科技签署百架E20采购协议,同期Sino Jet向吉利Aerofugia采购100架AE200 eVTOL。另一龙头亿航智能6月30日拿下贵旅集团全资子公司贵州风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订购50架EH216-S无人驾驶航空器订单,这是继6月20日获得41架订单后,10天内新增的第二笔大单,累计订单量达91架。亿航智能2024年交付216架EH216-S(同比增长315%),2025年目标产能突破1000架。
在政策落地节奏加快、技术迭代及海外市场拓展顺利的背景下,2025年eVTOL领域订单呈现大幅增长,利好上游产业链,其中航空动力电池值得重点关注。eVTOL是航空器和新能源汽车两种技术平台的融合,在新能源汽车中价值占比较高的动力电池,已被多数锂电厂商视为战略级赛道。除了
小鹏汇天获2.5亿美元融资 低空经济商业化落地提速
7月15日,亚洲规模最大的飞行汽车公司小鹏汇天宣布完成2.5亿美元B轮融资,此轮融资将用于确保小鹏汇天飞行汽车研发、规模量产和商业化进程的顺利实现。
随着多地持续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新型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在深圳,商圈、公园、医院、高校等开通无人机物流航线累计301条,可通过空中飞行运送的物品种类十分丰富;在东莞,近日发布的《东莞市2025年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机会清单》,明确了37个具体场景,涵盖安全保障、货运物流、公共服务、消防救援等12个维度;在沈阳,沈北新区蒲河廊道低空观光旅游场景应用试飞已取得成功,为当地低空旅游观光奠定了扎实的技术与实践基础。中国低空经济联盟执行理事长罗军表示,应用场景迎来“上新”潮,是低空经济实现从“小众试点”到“大众消费”跨越的表现,有助于加快我国低空经济实现商业化落地的步伐,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从而为全球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上市公司中,
英伟达继续看好
在7月16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用中文发表演讲。据他介绍,数百个中国项目正在英伟达Omniverse中创建数字孪生,优化工厂与仓库;
相关英伟达
1)
2)
3)
看好市场增长空间 核药赛道融资持续升温
近期,挪威生物技术公司 Actithera 与瑞士企业 Nuclidium 的融资动态再次彰显出核药领域蓬勃的发展活力。
据悉,7月9日,Actithera 宣布完成了7550万美元的超额认购A轮融资。这家成立于2021年的放射性药物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将药物化学见解转化为下一代放射性配体疗法(RLT),其差异化竞争力源于三大技术平台,尤其在靶向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的研发上展现出巨大潜力。紧随其后,核素诊疗一体化技术平台 NUCLIDIUM 7月10日宣布完成7900万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6.3亿元)B轮融资。
放射性药物作为精准治疗领域的有力武器,凭借靶向杀伤能力在癌症等疾病治疗中迅速崭露头角,这正是资本热情高涨的根本原因。阿斯利康、礼来、百时美施贵宝等跨国药企纷纷布局,通过收购、合作等方式加大在放射性药物领域的投入。国内放射性药物市场同样发展迅猛。在政策利好与资本市场推动下,
可关注
上海游戏共谋出海“破局” 本地游戏股有望受益
近日,2025年上海游戏精英峰会暨上海游戏出版产业报告发布会在沪举行。峰会上发布的《2025年1-6月上海游戏出版产业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网络游戏总体销售收入832.83亿元,同比增长10.80%。其中,国内销售收入687.37亿元,同比增长10.73%;海外销售收入145.46亿元,同比增长11.12%。上海作为中国游戏产业的重要基地,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更在国际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另外,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将于8月初在上海举办。其间,中国国际游戏开发者大会将首次召开。会上将发布企业出海指引《一国通》,为上海游戏企业制定出海方案提供依据。同时,还将成立上海“游戏出海研究中心”,建立海外政策法规信息共享机制,健全海外风险预警机制,协助企业应对地缘政治、合规等风险。
上海本地游戏上市公司有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发布会在即 相关概念或迎关注
国新办将于7月17日上午10时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届时,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将出席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效,并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知识产权作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要素,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业内人士预计,专利、商标质押融资规模、科创板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率及数据知识产权试点扩容等关键指标有望超预期。
行业公司中,
全球科技巨头争相竞逐 AI智能体商用正在加速
7月14日,世界数字科学院(WDTA)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正式发布AISTR系列新标准《AI智能体运行安全测试标准》。这一标准的发布以及B端应用的兑现,对AI智能体相关企业和行业将产生积极影响。标准由
继大模型之后,具备自主规划与任务闭环能力的AI智能体(Agent)正引起全球科技巨头争相竞逐。据悉,美国国防部7月14日宣布,向OpenAI、Anthropic、谷歌以及美国亿万富豪马斯克旗下的xAI四家人工智能(AI)企业授予重大开发合同,这些公司已各自获得最高达2亿美元的合同。国防部称,此举旨在扩大美国国防部对先进人工智能能力的应用规模。
另外,今年3月份,由中国团队Monica.im开发的通用型自主智能体Manus引发市场关注。Manus的出现激起市场千重浪,微软、谷歌、阿里巴巴、腾讯、百度、360集团等国内外科技巨头纷纷加入布局智能体的队列。从医疗问诊到工业决策,从一键生成PPT到多智能体协同驾驶,智能体正以“主动执行”范式颠覆传统软件逻辑,成为“人工智能+”战略落地的核心载体。
总体来看,AI智能体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在财税、制造、电商、内容创作等场景已实现规模化应用。有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智能体市场规模预计达76.3亿美元,2030年将飙升至503.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45.8%,远超AI整体市场35.9%的增速。
可关注细分领域上市公司,
核聚变产业大会开幕国际合作赋能新型能源崛起
2025中国国际核能源与核聚变产业大会暨博览会于7月16至18日在上海举办,以“聚变新未来,核启新征程"为主题。展会集中展示核聚变技术、核电站设备、核燃料循环系统及核安全装置等全产业链创新成果。
银河证券研究所 表示,2024年末,中国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和聚变产业联盟成员数量大幅增加,
中邮证券研究所 表示,随着高温超导材料的突破性应用与AI技术在等离子体控制领域的深度融合,为聚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从统计情况来看,大概70%的商业化聚变公司表示预计在2035年之前做出第一台商业化的示范堆完成聚变发电并网。随着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进程加速,看好相关环节配套卡位公司。
公安部出手 保护知识产权服务高质量发展
为高标准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高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公安部日前印发实施《关于依法打击知识产权犯罪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要向保护科技创新精准发力,深入开展防范打击商业秘密犯罪“安芯”专项工作,依法严厉打击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助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意见》提出,对知识产权犯罪实施精准打击、深度打击、规模打击、联动打击,提升打击质效。《意见》强调,要加强法制建设,实现打击知识产权犯罪工作与科技、产业和经贸等战略部署、重大任务政策协同、目标协同。
点评: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石,其重要性已从法律层面延伸至经济命脉与国家战略。技术革新、政策支持与全球化需求将持续驱动行业高速增长。保护知识产权直接激励技术创新,促进研发投入(如企业加大专利布局、高校科研转化),推动产业升级(如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进而提升经济竞争力。中国知识产权服务市场持续扩容,2023年营收已达2850亿元,预计未来保持高增速,预计2025-2030年市场规模或突破7000亿元。
智能入口 eSIM技术手机端迈入商用
据报道,近日,随着有关iPhone 17 Air可能仅支持eSIM的消息持续引发关注,国内eSIM业务也逐渐浮出水面。
点评:eSIM(嵌入式SIM卡)作为通信技术的重要创新,正加速重塑全球智能终端连接生态。AI大模型对“全时在线”的刚需、设备小型化需求(如智能眼镜、戒指)、物联网连接数的大增将驱动对eSIM的需求不断增长。数据预计2030年全球61个关键IoT场景中半数采用eSIM。5G RedCap、LPWA网络融合,支持低功耗广域覆盖,推动智能制造、远程监控等领域eSIM应用。业内人士认为,eSIM未来或成为
(本文所有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买卖建议,据此买入风险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编辑:汪翔 投顾编号:A0880620040002)